1、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成功教学理念

  “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是课程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教学非常关注学生发展,把教学评价作为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一种手段和促进机制。课业的设计要求是阶梯式渐进的,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相适应;课业的内容应具有价值和挑战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批阅课业,不是简单地给一个等第分数,而是要提出比较详尽的修改意见,允许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学习和作业的思路与方法,提高课业成绩;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学习计划和选择学习方法,对通过不同路径达到学习目标的成果都予以充分肯定等等。这种把教学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用发展的尺度综合评价学生学习,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的发展观。

  2、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指导、引导学生。学生一进校门通过学生手册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况、教学计划、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课堂上,通行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学生向老师提出许多为什么,老师回答问题、进行讲解,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必须自己安排时间,决定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课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分为D(Distinction)、M(Merit)、P(Pass)、F(Failure)四个等级,但通常用“R”(redo)来取代“F”,很少有失败者,教师原则上应帮助所有学生完成学业,为此,要因材施教,不厌其烦地为有需要的学生重做课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学生掌握着学习的自主权,学生最终走向成功,这就是课程教育的根本理念。在传统学生学习评价中,学生是评价的对象,处于被动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师生对立,学习不求甚解,轻视能力,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等等弊端。HND学习评价中,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具体表现在: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写入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业方案,预先发给学生,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评价的尺度;学生对自己课业要进行自评,对集体课业要参与互评;学生需要对教师和其他评估员的评价提出认同或不认同的反馈,并申诉理由,教师和评估员有义务对反馈意见作解释;当学生自我评价与评估员评价意见不一致时,学生可以向内审系统提出申诉,获得合理、公正的解决。学生参与评价,从形式上看是教育民主化的一种表现,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无疑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克服现存考试制度的一些弊端,但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它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差距,学到别人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更好地学会学习。

  3、课程教学强调实践性

  课程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很大差异,它注重教学的结果(outcomes),而不重过程,确切地说,课程教学关注如何使学生达到学习结果——即特定的能力标准,而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则是因人而异,灵活并开放的。于是,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移。

  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教”与“学”这对矛盾,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只需上课用眼看黑板,用耳听老师讲课,用手记笔记。学习的收获是熟记了多少公式,会解了多少道题,考试时拿个好分数。HND课程的教学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另一种新的关系,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变成帮助、指导、引导学生。教师上课不是一味地空讲,学习的自主权在学生手里,他们有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大声提出来,老师则采用引导、讨论、让学生回答的办法,回答错了也没关系,老师总是让你充满信心。

  接受过课程教学的学生认为:

  “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是与老师共同讨论式的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的学习。我们会向老师提出许多为什么,有时老师还让学生到台上讲解,我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课程的教学模式不仅教会我们学会了课堂知识,还培养我们主动思考和学习课外知识的习惯,因此学校图书馆成了我们最爱去的地方。”

  4、学习评价是多角度的

  课程教学评价区别于传统评价方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各个方面,评价从多方面、多视角展开。从评价目标来看,不仅评价专业技能,而且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体现基本职业人素质要求的通用职业能力列入评价目标。不仅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和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进步进行评价。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而且有学生自我评价和来自企业评价的意见。采用多角度评价方式,其前提是承认学生多元能力的存在,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充分发挥与提升,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根据这一评价方式,许多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能力培养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张扬,形成对智力因素互补的合力,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教学质量实行多重制约

  我国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较多采用教学督导方式,主要是在学期中期或期末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学生填写教学质量意见反馈表,进而形成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意见,这种评价方式对当届学生而言往往是事后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一种贯穿教学全过程,覆盖主要教学环节,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就有对授课计划、课业设计等重要的教学实施性文件的审查和评价,以保证教学实施方案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偏离基本的质量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有对教师各项教学活动进行跟踪与控制的机制,不断地发现问题,随时加以修正和调节,直至教学过程基本结束时,作出综合性汇总评价。与多种评价形式相联系的是教师、评估员、内审员、外审员多重制约机制。一门课程教学的实施和质量保障依赖一个教师团队的作用,教师互相兼任相关课程的评估员,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担任内审员,内审员对教师和评估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反馈教学改进信息,教师对内审意见要予以反馈。外审员对教师、评估员、内审员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提出评价意见。多重的制约机制,使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