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数四年下降140万 180分可上大学

  如果你是一个“高三党”,你考多少分现在不清楚,可有多少人跟你一起考,显然大局已定。

  日前,一份高招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的高考报名人数约900万,较之2008年的1050万考生,4年间锐减近150万人。高考中“三放弃”(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与之相对,近年来出国留学人员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率。

  “班里有一些同学根本不打算参加国内高考,都已经考了SAT,准备申请美国大学。”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高中的学生张熙说。

  显然,家长和学生正在用脚投票,这使得国内高考生源危机更加凸显,尤其是处在整个高等教育金字塔底端的高职高专院校,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不排除未来几年,中国可能出现大学破产的情况。”有高等教育专家表示。

  更有学者认为,危机的另一面,或可成为推进步履蹒跚的中国高校进行改革的“一大契机”。

  900万考生

  用盛极而衰来形容最近4年高考报名情况,毫不为过。

  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050万人,此后开始逐年减少,1020万、946万、933万……几成自由落体之势。

  “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约900万人,四年累计下降人数已经达到144万。”《2012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透露。

  其中,作为高考大省,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后逐年减少,2012年仅有约82.5万考生报名,高考报名规模4年之间萎缩16.5%,总减少16万人。

  为何高考报名人数有如此巨大幅度的减少?

  “报考人数下降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蒯鹏州博士表示。据其测算,2010-2020年间是中国学龄人口加速下降的时期,其间,学龄人口总规模的年均降幅将达到860万人,平均每年将保持3.23%的下降速度。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考生开始用脚来投票。

  “现在,高考中的‘三放弃’现象,就是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的情况,越来越突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

  更多的考生和家长选择了出国读大学。

  “我们班有一半的同学准备出国。听说其它几个学校还有专门的出国班。”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高中的张熙同学表示。

  在谈到为何要出国读书时,这位高二的学生表示,“国内高校质量不行,很多师兄、师姐都告诉我,在国内上大学就是混四年后拿毕业证,毕业后紧接着‘待业’。”

  其实,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知名的重点高中,每年高考的一本升学率能达到70%以上,很多同学都考入北大、清华、人大这样的国内一流高校。

  张熙的母亲就职于中央某部委,当问及为何要花更多的钱让孩子出国读书而不是上国内的名校时,这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家长想法更明确:

  从投入产出来看,国内现在高校的学费、生活费越来越高,一个学生四年读下来开销不小,而国内高校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找工作时还要再托人送礼。

  “与其这样,不如让孩子直接去国外大学,拿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文凭,起码外语可以过关。”这位学生家长说。

  持有类似张熙母亲想法的中国父母,近年来人数越来越多。结果就是,这几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这一群体将超43万人。

  一方面是考生人数持续在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更多的考生选择放弃国内高考进军国际,结果必然是国内高校的录取率逐年增加。

  以上海为例,当地高考报名人数连年下降,2011年报名人数仅6.1万左右,实际参加高考人数不足6万。虽然上海一再压缩录取计划,但2011年高招实际录取率仍逼近90%。

  2012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仅5.5万,录取计划为4.9万,如果剔除掉部分不填报志愿、不参加考试的,今年上海很可能成为国内首个脱掉“高考落榜”帽子的省级行政区。

  高职高专危机

  高考报考人数的锐减,受冲击最大的当属那些数量庞大的高职高专院校。

  去年高考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有23个省级区域的高招实际录取率已超过78%,其中实际录取比例超过85%的地区,已经达到10个,海南和吉林两省录取率则已超过90%。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显然,未来几年国内高校的录取率还将有所提升。

  据统计,2011年全国各省市都存在没有完成录取计划的现象。

  以另外一个全国高考大省山东省为例,专科分数线连年下降,2002年专科二批分数线为350分,2003年跌至280分;2007年又下滑至文科220分,理科210分;2009年文理科均为210分,2010年文理科均为190分。到2011年,该分数线再次下调至180分。

  去年该省二本一志愿缺额近2万个,967所院校生源不满,几十所院校,遭遇零投档,最后高职出现了4.2万的生源缺口。

  甚至有的省份,其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分数已经降至150分(满分750),如果换算成百分制换算,成绩不过为20分。即便是这样低的录取成绩,该院校仍然无法完成既定的招生计划。还有很多学生在被录取后,不来报到。

  “每年到了招生的时候,就是我最忙也最头疼的时候。”湖北一所高职院校的招办主任郁闷地表示。

  这是一所模具制造领域的高职院校,开设有近20个专业,每年计划招生3200名,“实际能招到的连2000人也不到,就这个数还是我想尽各种办法凑起来的。”

  有的高职高专院校为了抢生源,甚至会组织预报名该校的考生去免费旅游,想尽了一切办法来留住考生。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高专院校生源不足的问题,有很多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尝试改革此类学校的招生规则。

  去年8月,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宣布,在全国率先实行注册入学,省内专二批次的26所高职院校不设统一省控线,由校方自行设定录取要求,一档多投,学生、学校实行双向选择。

  但是这样的政策,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仍有大批高职高专院校无法按计划完成当年的招生。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当前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及质量很难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很多学生选择复读或是直接去打工。

  “长此以往,这些学校的生存堪忧,不排除未来几年,中国可能出现大学破产的情况。”有高等教育专家表示。

  不过,更有有识者在危机中看到了下一步改革的契机。

  “未来十年间我国高校将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中国的大学必须进行改革,建议自由转学制度和自由申请入学制度,满足考生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大学的竞争力。”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

                                            2012年06月05日《21世纪经济报道》